本件藏品墩面直径30cm,腹径34cm,底径28.2cm,通高46cm,入藏本馆年份为1962年。胎体厚重紧致,状如鼓形,中空,墩外壁上下分别塑有一圈鼓钉,整体以青花图案装饰。墩顶平坦,正中镂空两钱纹,并围绕以瓷器上的常见纹饰孔雀梅花纹,白釉上以粉彩绘孔雀伫立梅花丛之美景。
绣墩又称坐墩,是中国传统家具凳具家族中最富有个性的坐具,圆形,腹部大,上下小,其造型尤似古代的鼓,故又叫鼓墩。墩与凳同义。绣墩的历史非常悠久,据沈从文先生在《中国古代服饰研究》中介绍:“腰鼓形坐墩,是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。”唐代以前人们一般席地而坐,家具多为低型,唐以后起居方式改为垂足而坐,家具也随之变为高型,绣墩作为垂足而坐的一种家具形式也由此而产生了。到了唐代,受佛教莲台影响,唐代妇女坐具多作腰鼓式,称为“基台”或“荃蹄”。这些坐具在宫廷中使用,上覆盖绣帕一块,故又称“绣墩”。经宋代的沿袭,至明清,绣墩已成为一种坐具。为凳子中的佼佼者,不仅灵秀,而且富丽。